back_img
好工具
>
中华本草
>
淡竹根
淡竹根

淡竹根《*辞典》

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

【拼音名】DànZhúGēn

【别名】恒生骨(《石药尔雅》)

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根茎。

【性味】《日华子本草》:"味甘冷,无毒。"

【功能主治】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煮取汁,除烦热。"
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消痰,去风热,惊悸迷闷,小儿惊痫。"

③《纲目》:"同竹叶煎汤,洗妇人子宫下脱。"

④《重庆草药》:"下乳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2两。外用:煎水洗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
淡竹根《中华本草》
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【拼音名】DànZhúGēn

【英文名】rhizomeofHenonBambooshoot

【别名】恒生骨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禾木科植物淡竹的根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hyllostachylnigra(Lodd.exLindl.)Munrovar.henonis(Mitf.)StapfetRendle2.BambusatuldoidesMunro.3.Sinocalamusbeecheyanus(Munro)McClurevar.pubescensP.F.Li[BambusabeecheyanaMunrovar.pubescensP.E.Li;Dendrocalamopsisbeecheyana(Munro)Kengf.var.pubescens(P.F.Li)Kengf.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。

【原形态】1.淡竹植株木质化,呈乔木状。竿高6-18m,直径5-7cm,成长后仍为绿色,或老时为灰绿色,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。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,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;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;箨叶长披针形,有皱折,基部收缩;小技具叶1-5片,叶鞘鞘口无毛;叶片深绿色,无毛,窄披针形,宽1-2cm,次脉6-8对,质薄。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;小穗含2-3花,顶端花退化,颖工或2片,披针形,具微毛;外稃锐尖,表面有微毛;内稃先端有2齿,生微毛,长12-15mm;鳞被数目有变化,3至1枚或缺如,披钍形,长约3mm;花药长7-10mm,开花时,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;子房呈尖卵形,顶生一长形之花柱,两者共长约7mm,柱头3枚,各长约smm,呈帚刷状。笋期4-5月,花期10月至次年5月。2.青竿竹植株木质化,呈乔木状。植株丛生,无刺。竿直立或近直立,高达15m,径约6cm。顶端不弯垂,竿的节上分枝较多;节间圆柱形,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。3.大头典竹植株木质化,是乔木状。竿高达15m。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,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节上通常具毛环,节间通常较短;箨鞘背部疏被黑褐色、贴生前向刺毛;释片基部较狭;释舌较长,长约5mm;小穗通常呈麦秆黄色;内稃背部被柔毛,脊上具较长而密的缘毛。叶鞘通常被毛;叶舌较长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。花期3-5月,笋期6-7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1.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。2.青竿竹多生于平地、丘陵。3.大头典竹生于山坡、平地工路旁。

资源分布:1.淡竹分布于山东、河南、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。2.青竿竹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。3.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、海南及广西。

【性味】甘;淡;寒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除烦;涤痰定惊。主发热心烦;惊悸;小儿惊痫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
【各家论述】

1.《本草拾遗》:煮取汁,除烦热。

2.《日华子本草》:消痰,去风热,惊悸迷闷,小儿惊痫。

3.《纲目》:同竹叶煎汤,洗妇人子宫下脱。

4.《重庆草药》:下乳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淡竹根相关药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谨遵医嘱!

淡竹根资讯来源来源于网络,淡竹根在使用前请谨遵医嘱,以上中草药淡竹根内容仅作为参考!
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民俗文化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