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中华本草
>
白檀
白檀

白檀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【拼音名】BáiTán

【别名】野荞面根、大撵药、地胡椒、乌子树

【来源】山矾科白檀Symplocospaniculata(Thunb.)Miq.,以全株入药。

【生境分布】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台湾、云南。

【性味】苦、涩,微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消炎软坚,调气。主治乳腺炎,淋巴腺炎,疝气,肠痈,胃癌,疮疖。

【用法用量】3~8钱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白檀《中华本草》

【拼音名】BáiTán

【别名】砒霜子、蛤蟆涎、白花茶、牛筋叶、檀花青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、叶、花或种子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mplocospaniculata(Thunb·)Miq·[PrunuspaniculataThunb.」

采收和储藏:根,秋、冬季挖取;叶,春、夏季采摘;花、种子,于5~7月花果期采收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嫩枝有灰白色柔毛,老枝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3-5mm;叶片膜质或薄纸质,阔倒卵形、椭圆状倒卵形或卵形,长3-11cm,宽2-4cm,朱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有细尖锯齿,叶面无毛或有乘毛,叶背通常有柔毛或仅脉上有柔毛;中脉在叶面凹下,侧脉在叶面平坦或微凸起,每边4-8条。圆锥花序长5-8cm,通常有柔毛;苞片通常条形,有褐色腺点,早落;花萼长2-3mm,萼筒褐色,无毛或有疏柔毛,裂片半圆形或卵形,稍长于萼筒,淡黄色,有纵脉纹,边缘有毛;花冠白色,长4-5mm,5深裂几达基部;雄蕊40-60;子房2室,花盘具5个凸起的腺点。核果熟时蓝色,卵状球形,稍扁斜,长5-8mm,先端宿萼裂片直立。花期5月,果熟期7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60-2500m的山坡、路边、疏林或密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长江以南各地及台湾。

【栽培】生物学特性喜湿,好光,要求肥沃土壤。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。于7月采收果实,去掉果肉,种子常用沙藏层积90d以上,春播。

【性味】苦;性微寒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;调气散结;祛风止痒。主乳腺炎;淋巴腺炎;肠痈;疮疖;疝气;荨麻疹;皮肤瘙痒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24g,单用根可至30-4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:或研末调敷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白檀相关药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谨遵医嘱!

白檀资讯来源来源于网络,白檀在使用前请谨遵医嘱,以上中草药白檀内容仅作为参考!
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民俗文化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