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筷子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【拼音名】HónɡKuàiZi
【别名】糯芋、遍山红
【来源】柳叶菜科柳兰属植物柳兰Chamaenerionangustifolium(L.)Scop.,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。秋季采,洗净晒干或鲜用。
【性味】辛、苦,平。有小毒。
【功能主治】通经活血,消肿止痛。用于月经不调;外用治骨折,关节扭伤。
【用法用量】3~5分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,或干品研粉,酒调匀外敷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红筷子《*辞典》
【出处】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【拼音名】HónɡKuàiZi
【别名】山麻条(《峨嵋药植》)
【来源】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兰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晒干或鲜用。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约1~1.5米,通常不分枝。根茎横走,红褐色。茎圆柱形,中空,无毛或被疏柔毛。叶互生,披针形,长4~15厘米,宽1~3厘米,先端渐尖,边缘有细齿或近于全缘,两面被微柔毛,具短柄。总状花序顶生或单生于叶腋;苞片1枚,线状;花萼基部稍连合,先端4裂,裂片线状披针形;花瓣4,紫红色,长椭圆形或倒卵形,先端圆,长2厘米,宽1.8厘米;雄蕊8,不等长;子房4室,柱头4裂。蒴果圆柱形,长5~7.5厘米;种子多数,顶端具一簇白色种缨,花期7~8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河岸或山谷沼泽地。分布我国北部及四川、湖北、云南等地。
【化学成份】叶含鞣质约10%,尚含熊果酸、齐墩果酸、马斯里酸、2α-羟基熊果酸,β-谷甾醇、廿九烷、廿六烷醇。花中分出一种水溶的毒性酚类聚合物,称柳兰聚酚,分子量约为100000,能抑制小鼠移植瘤的生长。
【药理作用】叶的提取物有抗炎症作用。
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"味苦,性平,无毒。"
【功能主治】
①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下乳,润肠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气虚浮肿,肠滑泄水,食积胀满及肾囊肿大。"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【附方】下乳:红筷子炖猪蹄子服。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红筷子《中华本草》
【出处】出自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
【拼音名】HónɡKuàiZi
【英文名】GreatWillowherbHerb,HerbofGreatWillowherb,HerbofFireweed
【别名】山麻条、柳叶菜、遍山红
【来源】
药材基源: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兰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amaenerionangustifolium(L.)Scop.[EpilobiumangustifoliumL.]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。晒干或鲜用。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1-1.5m。根茎细长,圆柱状,节稍大、横走,外皮红褐色,节上生须根。茎直立,圆柱形,中空,无毛或被疏柔毛,通常不分枝,基部和上部带紫红以。叶互生,具短柄;叶片披针形,长7-15cm,宽1-3cm,先端渐窄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或近于全缘,上面绿以,下面灰白,两面均被柔毛。总状花序顶生或单生于叶腋,花序轴紫红色,被短柔毛;苞片条状披针形,长1-2cm;花大,两性,红紫色,具长1-2cm的花柄;萼基部稍连合,先端4裂,裂片线状披针形,长1-1.5cm,外面被短柔毛;花瓣4,倒卵形,长约1.5cm,先端钝圆,基部具短爪;雄蕊8,不等长,向一侧弯曲,排成1轮;子房下位,4室,被柔毛,花柱先端4裂。蒴果窄细圆柱形,紫红色,长7-10cm,被期6-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100-4200m的山坡、林缘、河岸或山谷沼泽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西南等地。
【化学成份】本品含正二十九烷(n-nonacosane),蜡醇(cerylalcohol)。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熊果酸(ursolicacid)[1],谷甾醇-Βd-葡萄糖甙(sitosteryl-β-D-glucoside),谷甾醇-6-酰基-β-D-glucoside),谷甾醇棕榈酸酯(sitosterylpalmitate),谷甾醇癸酸酯(sitosterylcaprate),谷甾醇辛酸酯(sitosterylcaprylate),谷甾醇已酸酯(sitosterylcaprosate),谷甾醇现酸酯(sitosterylpropionate)[2],还含硫(S——[3]。柳兰叶中含熊果酸(ursolicacid),齐墩果酸(oleanolicacid),山楂酸(maslinicacid),2α-羟基熊果酸(2α-hydroxyursolicacid)[4],和杨梅枝皮素-3-O-β-D-葡萄糖醛酸(myricetin-3-O-β-D-glucuronide)[5]。本品花中含柳兰聚酚(chanerol)[6],柳兰酸(chamaenericacid)[7]。花粉中含亚油酸(linoleicacid),棕榈酸(palmiticacid)[8]及游离胱氨酸(Cys),水解液中含亮氨酸(Leu),丝氨酸(Ser),胱氨酸(Cys),苏氨酸(Thr)和缬氨酸(Val)[9]。花和幼果中还含3,4,5,7-四羟基-8-甲氧基黄酮(sexangularetin),山柰酚(kaempferol),槲皮素(quercetin)和杨梅树皮素(myricetin)[10]。
【药理作用】叶的提取物有抗炎症作用。煎剂对大鼠防御性条件、朝向反射和诱发性激怒有抑制作用,且与氯丙嗪作用相似。叶提取物有抗炎作用。
【性味】味苦;性平
【功能主治】利水渗湿;理气消胀;活血调经。主水肿;泄泻;食积胀满;月经不调;乳汁不通;阴囊肿大;疮疹痒痛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各家论述】
1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下乳,润肠。
2.《四川中药志》:治气虚浮肿,肠滑泄水,食积胀满及肾囊肿大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红筷子相关药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谨遵医嘱!
红筷子资讯来源来源于网络,红筷子在使用前请谨遵医嘱,以上中草药红筷子内容仅作为参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