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中华本草
>
绢毛菊
绢毛菊

绢毛菊

【拼音名】JuànMáoJú

【别名】空桶参、空洞参、空空参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绢毛菊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oroserisgillii(S.Moore)Stehb.[CrepisgilliiS.Moore;C.hookerianaC.B.ClarkenonBall.;Soroserishookeriana(C.B.Clarke)Stebb.]

采收和储藏:秋季花开时采收,鲜用或切碎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绢毛菊多年生草本。根长圆锥形。茎直立而短,高15-30cm。叶披针形,在高大植株中长可达10cm,宽可达2.5cm,但在短小植株中,长仅2cm,宽2-3mm,叶先端急尖,基部下延为叶柄,边缘羽状裂或具锯齿。头状花序,密集于茎端成圆柱形,通常有棕色长柔毛;总苞片长9-14mm,外层总苞片2枚,线形,内层总苞片4枚;花全部舌状,舌片黄色而基部带黑色,舌片先端5齿裂,筒部长3.5-6mm。瘦果长圆形,冠毛基部草黄色或近白色,长11-2mm。花果期7-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900-5500m的高山草菊、砾石山坡、灌丛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藏。

【性味】味苦;微辛;性寒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感冒发热;咽喉肿痛;支气管炎;疮疖肿毒;乳腺炎;风湿痹痛;衄血;崩漏;带下;跌打损伤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13g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绢毛菊相关药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谨遵医嘱!

绢毛菊资讯来源来源于网络,绢毛菊在使用前请谨遵医嘱,以上中草药绢毛菊内容仅作为参考!

back_img
功能直达
热门应用
民俗文化